保全先行固权益,调解跟进释纷争
发布时间:2025-09-08基本案情:
2025年8月,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未央法院委派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。2024年9月,西安某商贸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原告”)与重庆某建设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被告”)签订书面合同,约定由原告向被告定制供应铝合金型材。合同签订后,原告依约履行供货义务,双方在2025年7进行对账,确认合同总金额。其中被告已支付定金5万元。扣除该部分后,尚余货款金额为204万元。然而,被告仅向原告支付了20万元,其余货款一直未能结清。由于多次催要未果,原告遂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并于2025年7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,法院对被告部分资产进行了冻结。
调解情况:
中心接到案件后指派调解员周金艳负责调解。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与复杂性,调解员在启动调解前,首先从“保全+调解”的联动角度出发,全面审查原告提交的合同、发票、对账单及相关付款凭证,同时重点核实被告尚欠货款的金额构成和资金使用去向。通过对证据材料的核查,调解员确认了合同履行真实有效,且未付货款金额数额明确,具备进入调解的事实基础。
由于被告为外地企业,无法到场参加现场调解,调解员果断决定采用线上“云审”方式搭建沟通平台。在远程调解过程中,调解员先行分开与双方沟通,采用“背对背”的方式降低直接对抗的情绪冲突。一方面,耐心安抚原告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不满情绪,释法明理,提示诉讼周期长、执行难度大的潜在风险;另一方面,劝导被告正视自身逾期付款的不利后果,明确财产保全已对其经营产生的现实压力。
在多轮沟通后,被告逐步转变了最初的抗拒态度,表示愿意通过分期付款方式积极解决纠纷。原告在权衡诉讼成本和执行风险后,也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,最终同意在确保还款期限明确、逾期责任清晰的前提下接受分期履行的调解方案。调解员随即组织双方线上确认协议条款,快速完成笔录制作。案件就此圆满解决。
案例评析:
本案的成功调解,充分展示了诉前财产保全与商事调解的协同效能。“以保促调”的工作机制在此类纠纷中的价值尤为突出:一方面,法院的财产保全裁定为债权人提供了切实的保障,也迫使债务人正视自身责任,不得轻易逃避;另一方面,商事调解的灵活性和高效性,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可控、务实的谈判平台,使矛盾从僵持走向缓和。
更为重要的是,最终达成的分期付款协议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平衡。对于原告而言,债权得到保障,避免了因漫长诉讼导致的执行风险;对于被告而言,分期履行缓解了短期资金压力,有助于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秩序。该案不仅妥善解决了个案纠纷,也为类似大额买卖合同履约案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。